临朐县:指尖上的传承之手工箅子制作技艺
手工箅子作品
手工箅子作品
手工箅子作品
由于以前生活条件差,老百姓就地取材,利用高粱杆制作锅盖、箅子(蒸、热食品用)等日常生活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塑料制品成为替代品,箅子的制作工艺几近失传。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冶源镇平安峪村老刘家手工箅子工艺已有百年历史,祖辈从事厨师做饭行业,经常制作高粱杆箅子,箅子制作工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第四代传人刘振禄继承了原始的手工核心要素,又根据现代生活进行创新和改善,并注册了商标进行保护,使这项工艺完整的传承下来。2018年手工箅子制作技艺入选临朐县第七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手工箅子工艺品
手工箅子工艺品
手工箅子工艺品
方形果盘手工箅子
高粱杆制品
高粱杆制品蛐蛐笼子
高粱杆制品
高粱杆制品
箅子制作工艺分制作箅圈、制作箅梁和编织高粱杆三大部分。
手工箅子
选材
制作箅圈:选用成熟的竹子为原材料,刮去竹节、竹毛,将竹子一分为二,根据需要的长度和厚度,宽度截刨,刮光,然后在水里浸泡两天待竹子变软捞出弯曲制作箅圈。
制作箅梁
制作箅梁:以不变形、轻便、无味环保的梧桐木为原材料,经过刨,打磨,榫卯等工艺制作而成。
编织成型
高粱杆的编织:箅子制作工艺的核心,取靠近高粱果实、粗细一致、颜色相同的上等高粱杆制作,先将高粱杆与箅梁肋在一起,间隙大小均匀,高粱杆采用一倒一正的顺序制作,找出箅梁中心将箅子半成品切割成圆形,把箅圈放上进行编织,编织时要有力度,防止高粱杆来回串动,编织完成后进行打磨、修理等工艺制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