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津野英昭
伊津野英昭伊津野 英昭出生 (1971-04-07) 1971年4月7日(54歲)日本国籍日本职业電子遊戲製作人,电子游戏设计师活跃时期1995年至今知名于惡魔獵人系列龍族教義快打旋風ZERO私立正義學園魔域幽靈力石戰士Capcom vs SNK 第一部与第二部(英语:Capcom vs. SNK: Millennium Fight 2000)网站twitter.com/tomqe
伊津野英昭(日语:伊津野 英昭,羅馬化:Itsuno Hideaki,1971年4月7日—)是一位日本電子遊戲製作人与电子游戏设计师。2024年起担任腾讯光子工作室日本的负责人;其职业生涯多就职于卡普空旗下[1]。曾为《力石戰士》、《惡魔獵人系列》、《龍族教義系列》等游戏的创意总监。他还曾参与《魔域幽靈》、《快打旋風ZERO》、《街头霸王III》、《私立正義學園》等诸多格斗游戏的幕后工作。
职业生涯[编辑]
卡普空[编辑]
早年生涯(1995年至2001年)[编辑]
伊津野英昭最早于1995年就在卡普空任职,并担任了《快打旋風ZERO》的创意总监。在1990年代,他还协助开发了多款格斗游戏,如《街头霸王ZERO》、《街头霸王III》、《JoJo的奇妙冒险》、《私立正義學園》、《力石戰士》等[2]。
惡魔獵人系列[编辑]
尽管《惡魔獵人》大获成功,其总监神谷英樹却并未参与续作开发[3][4]。《惡魔獵人2》的创意总监虽然未知,但人们多认为是伊津野英昭,尽管他只在该项目中工作的时间有限[5],于开发尾声时才加入,以将先前那位未具名的艺术总监的失误引导回来[6]。恶魔猎人2最终收到褒贬不一的评价[7]。
自游戏发布起,神谷英树就一直为伊津野英昭辩护,认为他不应当为《恶魔猎人2》的失误负责[8],并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在系列之外的失望[9]。
因《恶魔猎人2》不温不火,卡普空决定在《惡魔獵人3》中回归系列理念。此次伊津野英昭自一开始便担任游戏的创意总监。该游戏开发重新考量了地图大小和战斗引擎等游戏元素,并重新提升了游戏难度[10]。这些变化得到了赞扬,游戏受到广泛欢迎[11]。
伊津野英昭在《惡魔獵人4》开发过程中再次回归[12]。他在《Fami通》的一篇文章中提及,在当代游戏机上难以做到令人满意的在空中漂浮的感觉,并且游戏角色的一些动作也无法完成,因此需要新一代游戏机,如PlayStation 3[13]。《惡魔獵人4》于2008年发行,口碑与收益皆获得了巨大成功。
系列下一部续作《DmC:惡魔獵人》交由了英国的游戏开发商忍者理論,并由伊津野英昭监制该项目[14]。当提及这一决定时,他说:“这次开发DMC,我们极力想避免降临在一些系列上的问题,沿用相同的开发团队,相同的硬件设施,游戏品質不断下滑,粉丝逐渐离去……我们不希望系列就此消亡。[15]”游戏开发团队包括九十多名成员,其中一些来自卡普空。Alex Jones和Motohide Eshiro担任游戏制作人,以协助忍者理論传承前作的特色[16]。
如今伊津野英昭正在致力开发《惡魔獵人5》,预计将于2019年春季放出。
龍族教義[编辑]
伊津野英昭随后参与到《龍族教義》的开发[17]。早在2001年卡普空一次活动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就表示想要打造一款这样的游戏。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项目终于有机会实行。他在卡普空日本公司指导150名员工进行了三年的概念和项目开发[18]。而到2011年4月,游戏大约完成了一半的工程[19]。
伊津野英昭宣称开发团队运用其动作游戏方面的经验开发《龙之信条》,并且成功做到了这一点[17]。他还说“我们在过去几年中见到过许多開放世界動作角色扮演遊戲”,但仍旧希望“可以有一款游戏把动作游戏的各个元素都集中到一起。我们发现没有熟谙动作游戏的人开发此种游戏,故自行开始研发。我们力图开发这样一款游戏,将玩家丢进游戏世界里,手中空无一物,依靠自己寻找存活的方法。”伊津野英昭表示他们“开发的这款游戏中,你可以收集经验值,招募随从,你可以亲自击败怪物,或者坐看战斗开展。[20]”
《龙之信条》最初旨在成为一款西方魔幻游戏[21]。2012年3月,伊津野英昭表示希望游戏可以在日本突破百万销量,同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达到千万销量[22][23]。它在发售之后取得巨大成功,促使卡普空开始制作续集[24]。伊津野英昭还称该作只实现了他们构思的六七成,并希望可在续作中实现所有构思[25]。
其他[编辑]
2012年10月,伊津野英昭暗示《私立正義學園》及《Capcom vs. SNK(英语:Capcom vs. SNK)》系列将会重启[26][27]。伊津野英昭还表示想要开发一款格斗游戏,并希望其在这一类型游戏中的影响力可与《街頭霸王II -世界勇士-》匹敌[28]。在2018年E3游戏展上,伊津野英昭透露《鬼泣5》正在开发,并将于2019年春放出[29]。
2024年8月31日,伊津野英昭在个人X账号上宣布离开就职已达三十年之久的卡普空[30],卡普空方面暂未对此做出回应。
腾讯[编辑]
2024年11月12日,腾讯旗下光子工作室群宣布成立光子日本工作室(LightSpeed Japan Studio),由伊津野英昭担任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工作室目标是制作原创的AAA游戏。[31][32]
参与开发的电子游戏[编辑]
游戏名
发售年份
Quiz & Dragons(英语:Quiz & Dragons)
1994
快打旋風ZERO
1995
星劍格鬥(英语:Star Gladiator)
1996
私立正義學園
1997
JoJo的奇妙冒险(英语:JoJo's Bizarre Adventure (video game))
1998
力石戰士
1999
力石戰士2(英语:Power Stone 2)
2000
CAPCOM VS. SNK 千年之战(英语:Capcom vs SNK)
2000
Project Justice(英语:Project Justice)
2000
魔域幽靈
2000
CAPCOM VS. SNK 百万格斗2001(英语:Capcom vs SNK 2)
2001
One Piece Mansion(英语:One Piece Mansion)
2001
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旋風(英语:GioGio's Bizarre Adventure)
2002
网际极速赛车(英语:Auto Modellista)
2002
Capcom Fighting Jam(英语:Capcom Fighting Jam)
2003
惡魔獵人2
2003
生化危機 逃出生天
2003
真·女神轉生III-Nocturne
2003
生化危机 扩散 File 2(英语:Resident Evil Outbreak File 2)
2004
惡魔獵人3
2005
惡魔獵人3 特別版
2006
惡魔獵人4
2008
龍族教義
2012
穿越领域计划
2012
DmC:惡魔獵人
2013
龍族教義
2013
惡魔獵人4 特別版
2015
惡魔獵人5
2019
舞台劇[编辑]
舞台「惡魔獵人ーTHE LIVE HACKERー」:原作監修
参考资料[编辑]
^ Yin, Wesley. Dragon's Dogma taught Capcom new tricks that give Devil May Cry the feel of 60 frames per second, publisher claims. Eurogamer. 2012-11-05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Hideaki Itsuno. IMDb. [2018-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1).
^ Team Little Devils. Devil May Cry. Capcom Entertainment, Inc. 2001-10-17. staff credits.
^ Kristan Reed. The Devil's in the detail. Eurogamer. Eurogamer Network Ltd. 2003-02-20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4).
^ Capcom. Devil May Cry 2. Capcom Entertainment, Inc. 2003-01-25. staff credits.
^ Bob Mackey. The Devil's Own: Capcom's Hideaki Itsuno on a Decade-Plus with Dante. USgamer. 2015-06-29 [2016-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9).
^ Devil May Cry 2. Metacritic.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9).
^ Kamiya, 神谷英樹 Hideki. Itsuno joined DMC2 team to rescue it from the crisis, but it was too late. Even if I were him, I couldn't have done better than he did.. @PG_kamiya. 2016-02-23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 Mielke, James. The Kamiya Touch. 2006-08-18 [2008-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6).
^ Brightman, James. Devil May Cry 3 Poised for Success. GameDaily. 2005-04-06 [2007-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 Devil May Cry 3: Dante's Awakening. Metacritic.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8).
^ Christian Nutt. Devil May Cry 4's creative minds. GamesRadar. 2012-06-23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5).
^ IGN: New Hero for DMC4. IGN. [2008-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5).
^ Capcom devs describe the 'long-distance romance' with Ninja Theory that led to DmC. Polygon. 2013-01-30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DmC Devil May Cry: “We don’t want the series to die” | NowGamer. NowGamer. 2012-12-12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美国英语).
^ DmC Devil May Cry Development Team Has Over 90 Members. Siliconera. 2012-10-16 [201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3).
^ 17.0 17.1 Dragon's Dogma: How Hideaki Itsuno is taking on Skyrim and the world. VideoGamer.com. 2012-03-20 [2012-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5).
^ Gantayat, Anoop. Dragon's Dogma Revealed. andriasang. 2011-04-13 [2011-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3).
^ Anoop Gantayat. A Few Bits About Dragon's Dogma. andriasang. 2011-04-13 [2011-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3).
^ Gifford, Kevin. Dragon's Dogma Explained By Staff: A single-player multiplayer RPG?. 1UP.com. 2011-04-13 [201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1).
^ JC Fletcher. Dragon's Dogma preview: A song of 'ice and fire'. Joystiq. 2011-06-12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A million sales pretty much guaranteed for Dragon's Dogma in Japan. Videogamer.com.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Dutton, Fred. Dragon's Dogma can sell 10 million worldwide, reckons Capcom. Eurogamer. 2012-03-20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Evans-Thirlwell, Edwin. Dragon's Dogma 2 on the way, original ships one million worldwide. Official Xbox Magazine. 2012-06-25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3).
^ Game Creators Are Constantly Looking To The Future. Here's What A Few Of Them Are Looking At. Kotaku.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News: Rival Schools and Capcom Vs. SNK 2 revivals teased. ComputerAndVideoGames.com. 2012-10-18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3).
^ Could There Be ‘Rival Schools’ And ‘Capcom vs. SNK’ Remakes In Our Future?. Multiplayerblog.mtv.com. 2012-10-19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3).
^ Dragon’s Dogma Director Wants to Make a Sequel on PS4, Also Rival Schools 3 and Devil May Cry 5. dualshockers.com. 2013-10-21 [2016-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3).
^ Capcom Brings Back Hideaki Itsuno for Devil May Cry 5. Bleeding Cool. [2018-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8).
^ 离职声明(英文版)
^ LightSpeed Studios establishes LightSpeed Japan Studio led by Hideaki Itsun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Gematsu.2024-11-11.[2024-11-13].
^ 元カプコンの伊津野英昭氏がテンセント系のライトスピード・ジャパン代表に就任。東京と大阪を拠点に大作アクションゲーム開発を手掛け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Fami通.2024-11-12.[2024-11-13].
外部链接[编辑]
伊津野英昭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資料(英文)
Hideaki Itsuno在MobyGames上的資料
查论编卡普空游戏系列
1942
逆转裁判
龙战士
恶魔战士
丧尸围城
鬼泣
恐龍危機
龙之信条
快打旋风
魔界村
幽灵诡计
失落的星球
洛克人
怪物猎人
大神
鬼武者
能量宝石
圣灵破碎者
生化危机
私立正義學園
戰國BASARA
重铁骑
街头霸王
完美超人Joe
吞食天地
相關人物现任人物
辻本良三
巧舟
森氣樓
竹內润(日语:竹内潤 (ゲーム))
曾任人物
藤林秀麿
藤田靖明
船水紀孝
神谷英樹
三上真司
西村絹
緒方剛志
藤原得郎
稻叶敦志
稻船敬二
小野義德
吉川達哉
岡本吉起
小林裕幸
伊津野英昭
北村玲
下村陽子
杉村升
安田朗
神谷盛治
青木佳乃(日语:青木佳乃)
海田明里(日语:海田明里)
西谷亮(日语:西谷亮)
西山隆志(日语:西山隆志)
柴田徹也(日语:柴田徹也)
竹安佐和記(日语:竹安佐和記)
引擎
MT Framework
Panta Rhei(英语:Panta Rhei (game engine))
RE引擎
相關
四叶草工作室
卡普空温哥华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