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常用PCB规则设置
规则设置界面
执行菜单命令“设计-规则” 或者按快捷键“DR”
打开在线规则检查
电气规则设置
电气(Electrical)规则设置是设置电路板在布线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包括安全距离、开路、短路方面的设置。
1. 安全距离(间距)规则设置(Clearance)
在“Clearance”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规则”选项,新建一个间距规则
想设置Via和Via之间的间距为5mil,只需要在十字交叉处更改自己想用的数据即可
注意:
AD22也提供类似低版本那样的、多个间距规则叠加的方法,通过选择第一个适配对象和第二个适配对象来筛选对象和范围。
① Where The First Object Matches:选择规则第一个适配对象。
② Where The Second Object Matches:选择规则第二个适配对象,与第一个适配对象勾选对象的筛选,即完成规则定义的范围。
2. 短路规则设置(Short-Circuit)
在电路设计中,是不允许出现短路的板卡的,因为短路就意味着有可能所设计的电路板会报废。所以,一般设计当中,不要去勾选“允许短路”选项。
3. 开路规则设置(Un-Routed Net)
和短路规则一样,也不允许开路的存在。对于这个开路规则的选项,适配“AI”,对所有的选项都不允许开路的存在。勾选“检查不完全连接”选项,对连接不完善或者说“接触不良”的线段进行开路检查。
布线规则设置(Routing)
布线规则中着重关注的是线宽规则和过孔规则。
在进行高速PCB设计时一般需要用到阻抗线,对每一层的线宽要求是不一致的,同时考虑到电源特性,对电源走线线宽有特殊线宽的要求。
考虑到生产时不要过多的过孔属性类型,因为种类太多,生产时得换多种钻头,建议一个PCB的设计中不要超过两种;一般也需要对过孔的种类进行设置,以控制板子上的过孔种类,可以把信号孔设置为一类,把电源孔设置为一类。
1. 线宽规则设置(Width)
(1) Width(导线宽度)设有3个值可供设置,分别为最大宽度、最小宽度、首选宽度。系统对导线宽度的默认值为10mi,设置时建议3个数据设置为一样的。
(2) 在“Where The Obiect Matches”栏中选择适配对象如果需要对其阻抗线宽进行设置,把对应的层、最大宽度、最小宽度、首选宽度进行设置。
(3) 如果需要对某个网络或者网络类单独设置线宽,则思报“Width”规则上单击鼠标右键,新建一个规则,命名"PWR”;在“Where The Object Matches”栏中选择适配对象,如选择设置好的“PWR”电源类。对于电源线,一般把最大宽度、最小宽度、首选宽度进行单独设置,让走线在一个范围之内,一般设置最小宽度为8mil,首选宽度为15mil,最大宽度为60mi.
2. 过孔规则设置(Routing Via Style)
过孔规则设置是设置布线中过孔的尺寸,可以设置的参数有过孔直径和过孔孔径大小,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和优先值。设置时要注意过孔直径和过孔孔径大小的差值不宜过小,否则将不宜于制板加工,常规设置为0.2mm及以上的孔径大小。
常规设置为 0.2mm 及以上的孔径大小(密度比较大的板子8mil,10mil,12mil),一般的为了考虑成本设置为0.3mm ,也就是 12mil 的孔径。
过孔直径设置为:孔孔径的2n± 2mil(n=孔径大小)
放置一个规格约束下的过孔:放置过孔,按tab键修改一次孔径数据,之后便不需要修改(参数的记忆功能)
阻焊规则设置(Solder Mask Expansion)
阻焊规则设置是设置焊盘到绿油的距离。在电路板制作时,阻焊层要预留一部分空间给焊盘,绿油不至于覆盖到焊盘上去,造成锡膏无法上锡到焊盘,这个延伸量就是防止绿油和焊盘相重叠,不宜设置过小,也不宜设置过大,一般设置为2.5mil。
内电层规则设置(Plane)
1. 负片连接规则设置(Power Plane Connect Style)
内电层规则主要用于多层板设计当中的负片层。
(1) 在“Power Plane Connect Style”上单击鼠标右键,创建一个“PlaneConnect”负片连接规则。
连接方式:用于设置内电层和孔的连接方式,下拉列表中有3个选项可以选择,即ReliefConnect(发散状连接,即花焊盘连接)、Direct Connect(全连接)和NoConnect(不连接)。工程制板中多采用发散状连接方式。
导体:用于选择导通的导线数目,可以有2条或者4条导线供选择
导体宽度: 用于设置导通的导线宽度
空气间隙: 用于设置空隙的间隔宽度
外扩: 用于设置从过孔到空隙的间隔之间的距离
(2) 选择“高级设置”选项,可以分别单独设置焊盘连接方过孔连接方式,如图10-31所示。一般焊盘选择花焊盘连接方过孔选择全连接方式。